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职场快讯 > 职讯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4年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简章

来源:今日招聘 | 发布时间:2024-06-26 23:56:37 |  访问:35

我院是全国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一,现有3个专培基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内科危重症医学科、外科危重症医学科)、24个住培专业基地。我院拥有集教学、培训及考核为一体的大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配备各类高仿真仪器、模拟设备,设施种类齐全,为住院医师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关于开展2024年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专科招收工作的通知》(医协函〔2024〕565号)的文件精神,现我院面向全国招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内科危重症医学”、“外科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欢迎广大医学专业有志之士报名。

一、招收条件

1、主要招收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并自愿参加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医师。各专科招收来源见表1。

2、已经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医师,根据单位工作需要可申请参加培训,申报专科应与所在临床工作岗位相符合。

3、2024年结束培训的住培医师可报名参加本次专科医师招收,但须签署承诺书,如果住培结业考核成绩不合格者视为自动放弃报考专培,专培招收考核成绩作废,不予录取。

表1?专科招收来源、培训年限和招收人数

专科名称

招生条件

培训年限

计划招收人数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完成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住培合格证书

3年

8

内科危重症医学科

完成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住培合格证书

2年

2

外科危重症医学科

完成外科、急诊科、外科(神经外科方向)、外科(胸心外科方向)、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住培合格证书

2年

1

二、报名时间及方式(2024年7月1日-2024年7月10日)

拟参加2024年招收的申请者应于7月1日-7月10日完成实名注册及报名。登录“全国毕业后医学教育网”(https://ccgme.cmda.net/pole-portal/#/home)点击首页中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栏,可在<基地招收简章查询>模块查看我院招收简章,并扫描界面浮窗中报名二维码登录“全国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报名平台”进行注册报名。请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并提交志愿,志愿医院需填写“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资格审核由专科基地对报名者的申请材料统一进行。审核通过进入笔试面试者由各专科专职负责老师进行通知笔试及面试事宜。

三、笔试面试

(一)理论笔试(2024年7月17日上午 9:00-11:00)

理论考核由中国医师协会统一组织开展,时间为2024年7月17日上午9点至11点,考试题目由中国医师协会各专科委员会统一组织命题,内容包括专科及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试题为客观选择题,题量为100道题,满分100分。采取统一时间进行,网络视频计算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2小时。

(二)面试(2024年7月17日下午 14:00开始)

面试由培训基地统一组织进行,具体面试地点及要求另行通知。

四、招收录取(2024年7月25日-28日)

2024年7月25日起确定录取名单,2024年7月28日前确定终录取名单。

五、人员报到(2024年8月28日前)

培训对象须按照要求如期报到。逾期两周内未报到者,视为自动放弃培训。无故不报到或报到后无故退出者,3年内不得再次报名参加专培。

六、培训协议

1、社会人:面向社会招收的的培训对象与培训基地签订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协议。

2、委培人员:单位委培的人员与委派单位、培训基地签订三方培训协议,就培训要求、培训期间待遇以及违约责任等有关事项进行书面约定。

七、培训待遇

参加我院专科培训的医师,其待遇参照我院同级别编制外医生待遇标准。

培训结束后参加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委员会组织的结业考核,合格者由中国医师协会颁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八、专科优势

(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并且是国家疑难病症诊治提升工程、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的核心组成科室。我院呼吸学科在领军人物钟南山院士的指导和带领下,经过40多年的发展,坚持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的紧密结合,现逐步形成了稳定且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重大呼吸道传染病与肺损伤、支气管哮喘与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部肿瘤等领域。面向国家呼吸疾病研究的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呼吸疾病领域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前沿,我院凝聚和培养了一批国内外呼吸疾病相关研究领域的杰出科学家。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目前开放床位500多张,与胸外科、肿瘤科、放射科、检验科、病理中心等相关学科开展广泛合作,形成核心学科和辅助学科诊疗一体化的学科群。我院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病及疑难少见病病种齐全,危重症病例数多。近年来积极发展亚专科,现分为16个亚专业组,包括危重症医学专业组、肺部肿瘤专业组、肺部感染专业组、慢阻肺专业组、哮喘与变态反应专业组、呼吸睡眠专业组、肺血管专业组、肺血管介入专业组、胸膜疾病专业组、间质肺专业组、罕见病专业组、戒烟专业组、呼吸介入专业组、慢性咳嗽专业组、肺移植专业组及呼吸儿科专业组,成为培养我国呼吸疾病诊治人才的重要平台。各亚专业设备齐全,人员充足,至少有2名副高以上级别的带教老师,目前我院PCCM专培师资近50名。

我院是全国首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基地,也是全国第一批12家参照美国ACCP进行PCCM专科医师培训的参与单位,对PCCM专科医师的培训及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已有16名PCCM学员顺利结业,其中2名社会人专培优秀医师留院工作。

(二)重症医学科

我院重症医学科是全国成立早的重症医学科之一,2012年被卫生部批准为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历经30余年的发展,在钟南山院士的带领下,经过侯恕、肖正伦、陈荣昌、黎毅敏、刘晓青等几代重症人的努力,目前已是国内具规模、先进的重症医学科之一。

学科带头人黎毅敏教授系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危重症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科主任刘晓青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危重症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药学会重症用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客座教授张海波教授为加拿大多伦多生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羊城学者”首席科学家,国家外专局高端海外专家。

一直以来,我院重症医学科坚持临床、教学与研究并重,已形成一个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学科。我院重症医学科承担着不同领域的研究项目,包括呼吸动力学、重症感染、血流动力学、血液净化、体外生命支持等,尤其在重症肺炎、脓毒症、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ECOPD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疾病的诊治,以及肺移植、心肺联合移植、肝移植及各种术后重症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危重症的救治成功率高。

在培训及教学方面,我院重症医学科拥有一支技术精湛、救治能力突出的优秀医疗师资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7人。学科拥有完善、系统和规范的培训体系,配备了专职的管理人员,有合理健全的管理制度,教学场地及教学条件满足培训要求。学科早在90年代末已接受来自全国各地进修医生培训,各学员回原单位后成为重症患者救治中的骨干力量。目前我院已是重症医学专业专培及进修的单位之一,近3年“重症医学半年班、呼吸一年班、ECMO专修班、PCCM单修、PCCM专修班、CCM”等学员累计超过350人,覆盖全国21省/58市。每年举办多场和省市级学习班,包括“呼吸与重症医学学习班”、“ECMO在呼吸衰竭中应用学习班”、“机械通气基础与临床实践学习班”、“重症血液净化基础与临床实践学习班”。

2016年以来我院重症医学科作为广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的主委单位,成功举办了广东省医学会第九、十、十一、十二次医学学术会议,每届参会人数高达1500人。同时学科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邀请国际知名专家指导科研及教学工作,并先后派出多名医生前往多伦多大学学习。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人始终秉承着“全力以赴、守护生命”的理念,持续发挥着医疗、科研、教学的综合优势,为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医疗保障提供平台。目前规范的诊疗技术和管理水平已经跨入国内先进行列,是国内有影响力的重症救治中心之一,也是全国重症医学专业主要的培训基地。

九、联系人

人事科李老师??020-81566461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廖医生?13580438217

内科危重症医学科:??杨医生?13632320179

外科危重症医学科:??杨医生?13632320179

推荐:更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4年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简章 请关注 今日招聘官方微信公众号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 责任编辑:今日招聘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聘"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聘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今日招聘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未经招聘网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工招聘信息及作品 | 招聘网版权所有 2007-2018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2895号

网站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178-14 公司招聘招人好网站,就在招聘网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浙B2-2008017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