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体育大学最新招聘6-9人

单位所在地:上海市

上海体育大学“奥林匹克学院研究团队”2024年博士后招聘启事

一、上海体育大学“奥林匹克学院”简介

上海体育大学奥林匹克学院(institute of olympic studies and research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学术中心(the olympic studies centre of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批准设立的奥林匹克学术研究机构,并列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公开发布的奥林匹克学术研究机构名录。奥林匹克学院发展定位是国际化的奥林匹克学科平台、育人平台、智库平台和交流平台。其发展宗旨是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强国战略目标,服务国家和地区体育发展、教育发展和文化发展等重大需求,服务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传承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文化,积极开展高水平奥林匹克主题学术研究、合作交流项目和重要文化活动等。

二、研究团队简介

1.郑国华教授研究团队

郑国华教授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上海东方学者拔尖人才,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体育人类学专委会副主任,上海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重点、一般项目3项、文化部和财政部重点招标项目1项,其他省部项目20余项,核心期刊以上发表论文121篇,专著、译著19部,科研成果获国家三等奖1项、省部一等奖3项、省部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国家和省部级领导人正面批示12项。

该团队主要运用案例研究法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在考察中国体育战略与发展模式创新、体育国际传播、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奥林匹克品牌传播等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体育组织、文化传播和品牌成长的内部结构与运行机制进行对比,并以案例为效验互证,重构我国体育发展模式和品牌国际传播模式。

2.熊欢教授研究团队

熊欢教授为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主持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科学分会常委,广东省“珠江青年学者”、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曾任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hsk中心主任。主持国家社科重点、一般、后期资助、青年和省部项目5项,参与多项国家社科重大课题;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ssci/a&hci、cssci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专著、译著19部,教材5部;ssci期刊《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亚洲体育文化与历史》编委,《体育科学》等多家cssci期刊审稿人。

该团队主要运用质性的研究方法从社会学视角围绕已有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通过翻译、整理、归纳各国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法律法规、体育社会学、身体社会学、体育跨文化传播,以及相关案例的相互检验与分析,提炼具有当代特征的体育社会学研究体系和实践经验。

3.凡红教授研究团队

凡红教授为上海体育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体育大学奥林匹克学院执行院长,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社科、法律和经济类),亚太体育学会主席,为《亚洲体育历史与文化期刊》、《亚洲研究系列丛书》、《国际体育史期刊》主编(亚洲)主编,上海市领军人才(海外)、上海市“海外名师”。凡红教授曾在英国德蒙福特大学、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英国班戈大学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该团队主要运用历史学研究方法,围绕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亚洲体育发展史和妇女体育的演变进行理论和实证的比较研究,讨论当前国际体育组织发展新格局下跨国体育活动中奥林匹克文化与教育的世界意见义。

三、招聘原则

本着“公开选拔、择优录用”的原则,竭诚欢迎优秀博士到学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四、岗位描述与要求

1.岗位类型和数量:全职博士后2-5人。

2.所需专业方向:

(1)郑国华教授研究团队:体育学、新闻传播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

(2)熊欢教授研究团队:体育学、法学、社会学、传播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

(3)凡红教授研究团队:体育学、历史学、法学、文化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

3.在站期间研究方向:

(1)郑国华教授研究团队:域外体育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

(2)熊欢教授研究团队:体育法律法规研究;

(3)凡红教授研究团队:奥林匹克运动。

4.协助合作导师开展相应的研究,并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

五、招聘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以办理进站手续时的日期推算);

2.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3.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

4.具有良好沟通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有良好的英语表达和论文写作能力;

5.近5年以第一作者在cssci/cscd/sci/scie/ssci/ei(ja收录)/a&hci期刊源正刊(不含扩展版)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其中在重点核心期刊或中科院jcr分区大类q1区期刊上发表的论文1篇可折算为2篇。(海外毕业的优秀博士条件可以适当放宽)

六、有关待遇

1.博士后人员实行年薪制,基本年薪由学校支持的补贴年薪、合作导师提供的基本培养费和租房补贴组成;

2.学校为在站博士后人员缴纳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公积金;

3.博士后可选择租住学校博士后公寓。

七、申请材料

1.应聘者填写《2024年上海体育大学应聘人员信息表》(见附件),并提供有关学历、学位、获奖、成果等支撑材料;

2.个人简历:教育背景、研究经历、博士期间参与项目及成果情况等;

3.博士学位论文及简介、参与项目简介及代表性成果;

4.预期进站(入职)时间、研究工作规划等;

5.同领域的2位及以上推荐人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件。

八、联系方式

凡符合招聘岗位要求且有意向者,请将个人申请材料发送至邮箱:**@sus.edu.cn/ rsc*sus.edu.cn(邮件主题请注明:姓名+博士后应聘),联系人:何老师。

九、截止日期

即日起至2024年5月31日。

上海体育大学“中国特色体育赛事体系重构与创新”研究项目2024年博士后招聘启事

一、研究项目简介

“中国特色体育赛事体系重构与创新”系刘东锋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旨在以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现实需求与发展趋势为主基调,辩证借鉴外国有益经验,在准确把握我国体育赛事发展特点和现实规律基础上,理清体育赛事体系的多维内涵,并探讨体系重构与创新的制度逻辑、驱动因素与实现路径,以期推动体育赛事的高质量发展和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合作导师简介

刘东锋,博士,上海体育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体育经济学会副主席,全国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常委,管理分会委员、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入选上海“浦江人才”计划、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journal of global sport management副主编,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先后担任德国科隆体育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等大学客座教授。近年来,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7项,其他各级各类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sci论文15篇,由routledge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2部,获教育部第七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

三、招聘原则

本着“公开选拔、择优录用”的原则,竭诚欢迎优秀博士到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四、岗位描述与要求

1.岗位类型和数量:全职博士后1人;

2.所需专业方向:体育管理、体育人文社会学等相关专业;

3.在站期间研究方向:体育赛事、体育政策;

4.协助合作导师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并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

五、招聘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以办理进站手续时的日期推算);

2.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3.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

4.具有良好沟通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有良好的英语表达和论文写作能力;

5.近5年以第一作者在cssci/cscd/sci/scie/ssci/ei(ja收录)/a&hci期刊源正刊(不含扩展版)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其中在重点核心期刊或中科院jcr分区大类q1区期刊上发表的论文1篇可折算为2篇。

六、有关待遇

1.博士后人员实行年薪制,基本年薪由学校支持的补贴年薪、合作导师提供的基本培养费和租房补贴组成;

2.学校为在站博士后人员缴纳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公积金;

3.博士后可选择租住学校博士后公寓。

七、申请材料

1.应聘者填写《2024年上海体育大学应聘人员信息表》(见附件),并提供有关学历、学位、获奖、成果等支撑材料;

2.个人简历:教育背景、研究经历、博士期间参与项目及成果情况等;

3.博士学位论文及简介、参与项目简介及代表性成果;

4.预期进站(入职)时间、研究工作规划等;

5.同领域的2位及以上推荐人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件。

八、联系方式

凡符合招聘岗位要求且有意向者,请将个人申请材料发送至邮箱:rsc*sus.edu.cndon******hotmail.com,邮件主题请注明“姓名+博士后应聘”。

九、截止日期

即日起至2024年7月31日。

上海体育大学心理学院2024年博士后招聘启事

一、研究项目简介

项目一:新时代学生心理风险预警模型与干预理论体系的建构及应用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促进广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2021年底,教育部将抑郁症筛查明确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并强调必须建立全过程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服务、评估体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始终是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问题,如何精准预警学生潜在的心理风险、及时有效做好响应工作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是教育工作的一大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由上海体育大学王小春教授担任首席专家带领的研究团队,于2021年获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新时代学生心理风险预警模型与干预理论体系的建构及应用研究》(21jzdw007)。团队将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围绕我国学生心理风险的预警及干预工作展开探索与分析。

项目二:乒乓球运动员动作预判的运动学信息表征机制

在瞬息万变的竞技运动场上,运动员准确预判对手动作结果的能力是实现快速决策、积极应对的前提条件之一。大脑对运动学信息的表征过程,是动作感知的核心认知过程,这一过程在对抗性的竞技运动中尤为重要。为理解这一过程中高水平运动员的大脑是如何实现这一精准化操作的,由上海体育大学周成林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自2023年9月起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乒乓球运动员动作预判的运动学信息表征机制》(323****129)。研究团队将围绕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学信息的表征机制这一主线,利用动作捕捉、计算建模、fmri与ctbs技术,从特征到机制,建立关键大脑节点与表征优势环节的对应关系,探究其协同工作模式,并进行因果推断,揭示乒乓球运动员对运动学信息表征的神经基础。

项目三:基于双系统假设的认知控制神经机制研究

认知控制是指个体依据当前任务需求对注意、思维或行为进行灵活调整,使之与内在目标保持一致的能力。已有理论在解释重要的认知控制现象时存在明显的困难,迫切需要提出新的机制解释。为此,我们提出了认知控制的双系统假设,认为认知控制可以扩展为输入系统和中心系统。其中,输入系统是非模块化的,而中心系统是模块化的。本项目将综合运用认知神经科学新方法(基于脑电数据的时间序列解码、单试次分析等;基于磁共振成像数据的机器学习、动态因果模型分析等)和无创脑刺激干预新技术开展研究。可望开辟认知控制研究新方向,产出系列成果。

二、合作导师简介

项目一合作导师:王小春教授

上海体育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运动认知与脑科学”带头人。兼任中国心理学会情绪与健康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脑电相关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社会认知分会理事,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会员,上海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应用心理学》《心理科学》杂志编委会委员。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1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1项,上海市科委项目1项,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项目1项,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项目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浦江人才项目1项。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5篇(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24篇);获得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一项上海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研究生教育)一等奖。

项目二合作导师:周成林教授

上海体育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科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前主任委员,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奥运科技专家,运动戒毒科技专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奖项。

项目三合作导师:陈安涛教授

上海体育大学心理学院教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心理学学科带头人,运动与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注意与认知控制相关研究。现为中国心理学会、中国认知科学学会、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神经科学学会理事及运动与脑科学分会主任、《心理科学》副主编。已在同行评审专业期刊上发表了23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作为责任作者(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40余篇高影响力顶级期刊论文和专业顶级期刊论文。主持了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1项重点项目)以及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研究成果获得了重庆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朱智贤心理学奖(第一完成人)、重庆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通讯作者)、河南省教育厅优秀科技论文奖(通讯作者)等学术奖励。先后获得西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西南大学优秀教师、西南大学十三五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三、招聘原则

本着“公开选拔、择优录用”的原则,竭诚欢迎优秀博士到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四、岗位描述与要求

1.岗位类型和数量:每个项目招收1-2名师资博士后或学科博士后。

2.所需专业方向:心理学、神经科学、医学、运动人体科学等相关专业;

3.在站期间研究方向:

项目一: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机制研究

项目二:运动认知与脑科学

项目三:认知控制、运动脑科学

4.协助合作导师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并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

五、招聘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以办理进站手续时的日期推算);

2.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3.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

4.具有良好沟通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有良好的英语表达和论文写作能力;

5.近5年以第一作者在cssci/cscd/sci/scie/ssci/ei(ja收录)/a&hci期刊源正刊(不含扩展版)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其中在重点核心期刊或中科院jcr分区大类q1区期刊上发表的论文1篇可折算为2篇。

六、有关待遇

1.博士后人员实行年薪制,基本年薪由学校支持的补贴年薪、合作导师提供的基本培养费和租房补贴组成;

2.学校为在站博士后人员缴纳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公积金;

3.博士后可选择租住学校博士后公寓。

七、申请材料

1.应聘者填写《2024年上海体育大学应聘人员信息表》(见附件),并提供有关学历、学位、获奖、成果等支撑材料;

2.个人简历:教育背景、研究经历、博士期间参与项目及成果情况等;

3.博士学位论文及简介、参与项目简介及代表性成果;

4.预期进站(入职)时间、研究工作规划等;

5.同领域的2位及以上推荐人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件。

八、联系方式

凡符合招聘岗位要求且有意向者,请将个人申请材料发送至邮箱:rsc*sus.edu.cn/ sus*****163.com,邮件主题请注明“姓名+博士后应聘”。

九、截止日期

即日起至2024年7月31日。

在招职位

职位详情:全职博士后(2024.05.07)

学历要求:博士及以上

工作地点:上海市

每月薪水:

招聘人数:8 人

行业:

性质:高等教育单位

所在地:上海市

网址:

职位要求

投递流程:

注册今日招聘(https://www.jrzp.com/xiaozhaoView/4279459.shtml),完善个人简历或上传pdf版简历>>选中职位投递>>确认职位或岗位名称>>完成投递,并注意尽量不要多岗投递。

博士后招聘
研究员
品牌传播
主持人
经济类
研究系列
全职博士后
体育经济
体育产业
研究中心主任
学校 举办时间 举办地点 操作
  • 2024-05-18
    查看详情
  • 2024-05-18
    查看详情
  • 2024-05-18
    查看详情
  • 2024-05-18
    查看详情
  • 2024-05-17
    查看详情
  • 2024-05-16
    查看详情
  • 2024-05-16
    查看详情
  • 2024-05-16
    查看详情
  • 2024-05-15
    查看详情
  • 2024-05-15
    查看详情
  • 投递简历
    公司名称:

    意向职位:
      选择简历:
        发送标题:

        管培生-刘双锋_蚌埠学院_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马上投递